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区、县(市)商务和发改部门:
现将《杭州市服务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商务局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8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杭州市服务贸易发展“十四五”规划
服务贸易是“十四五”时期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杭州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全省决策部署,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杭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强市,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重点领域出口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杭州市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领跑多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2020年杭州市服务出口额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8%。新兴服务出口占比不断扩大,出口领域市场活力激增,数字服务、文化服务、金融服务和旅游服务四大重点领域出口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全年出口额达104.5亿美元,在全市服务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达75.2%。此外,杭州市服务贸易伙伴日趋多元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出口规模日益增大,2020年全年出口额达32.3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23.4%,“一带一路”沿线已经成为杭州服务出口第一大市场。
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拓展,高端业务聚集日益显著。2020年杭州市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99.6亿美元,合同执行额80.8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98.1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二位,创历史新高。其中信息技术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出口达76.4亿美元,占总额的96.1%,是杭州市服务外包出口的主要类型。依托数字技术优势,杭州市通信服务、物联网研发服务和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迅速,2020年离岸执行额达23.8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30.7%,带动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转型升级。
服务产业基础良好,服务业利用外资不断攀升。2020年,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达到10959亿元,同比增长5.0%,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68.0%。服务业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现代服务业贡献突出,数字经济持续引领,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290亿元,增长13.3%,高于GDP增速9.4个百分点,占GDP的26.6%。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内容和机器人产业分别增长14.7%、12.9%、12.7%和12.3%。2020年杭州市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804个,实际利用外资72.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48.7亿美元。
服务贸易试点成效显著,配套政策日益完善。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杭州市形成了诸多特色和亮点,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体系优化、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形成多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入选国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最佳实践案例”数全国第一,超额完成了“争取全国前5位”的任务。首创“政策性信保+银行授信+政策风险担保”融资闭环模式,助力外贸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搭建“浙江数字服务贸易云展会平台”创新在线数字展览模式,促进数字化服务出口。建立文化贸易境外促进中心,提升杭州市文化产业国际化水平。研究制定《杭州市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明确市级和区级财政按比例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模式、开拓国际市场、建设公共平台、防范出口风险,对优秀市场主体和重点领域企业给予实质性支持。
(二)面临形势
1.发展机遇
从国际看,服务业与服务贸易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趋势增强。作为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成为影响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分配的关键因素,传统制造领域的跨国公司纷纷向服务提供商转型。服务业成为吸引投资最重要的领域。服务业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超过60%,服务业跨境并购占比超过一半。数字技术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疫情推动了消费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重大变革,客观上推动了数字化创新的进程,推动了生产要素向高端服务的转移和集聚,数字服务成为服务贸易转型发展的方向。
从国内看,服务贸易发展基础日益雄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有利于生产要素加快向服务领域集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以及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提升。新发展格局推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会持续增长,有助于我国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服务贸易领域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及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设,都将拓展服务贸易发展新空间。
从浙江省看,服务贸易发展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浙江省抓住自贸区扩区和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契机,提升“浙江服务”国际影响力,打造服务贸易创新高地,服务贸易成为引领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动能“重要窗口”的示范。重点领域“四区”建设全面开展。围绕服务贸易重点领域,打造新兴服务外包集聚区、技术贸易创新区、文化贸易先行区、制度探索领航区。全力建设全球数字贸易中心。以数字化为驱动、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贸易发展,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从杭州市自身看,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杭州市作为“互联网+”和电商发展的重要聚集地,本地服务业基础雄厚且服务业人力资源充足,具有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和诉求。服务贸易政策利好持续生效。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多个服务贸易发展平台为杭州市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发展创造重大机遇,将进一步推动杭州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数字技术优势助力服务贸易。在信息服务领域,杭州以通信服务、物联网服务和金融服务外包为龙头,积极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基地、推进重点项目,促进信息服务出口。高科技产业创新人才集聚提供智力支持。人力资源丰富,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保持全国第一,连续9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人才的聚集为信息经济、跨境电商、金融、文创等关键性服务领域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面临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影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力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支持服务贸易力度,努力向全球价值链和国际服务业分工的中高端迈进。发达国家积极推进服务贸易规则谈判,服务贸易领域国际规则制定权争夺更加激烈,我国必须面对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带来的挑战。
从内部看,杭州市仍面临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一方面,杭州市服务贸易构成中知识密集型领域与新兴领域占比有待提升;服务贸易主体中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较低;服务贸易统计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杭州市各区县(市)服务贸易发展不均,集聚效应有待提升。一方面,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攀升,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竞争新优势的培育迫在眉睫。服务贸易综合成本大幅上升及高端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对发展新兴服务贸易、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价值链高端业务带来不利影响。服务贸易全链条、全流程、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在优化审批流程、监管信息共享、数字贸易监管等方面亟需政策创新。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杭州、四个一流”要求,坚持改革先行、开放先行、创新先行和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数字化改革,探索数字化时代服务贸易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坚持培育服务贸易领域技术、人才、品牌、质量、市场网络等核心竞争优势,坚持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的杭州样板,助力“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设,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二)基本原则
一是数字驱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打造全国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契机,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在数字产业中应用,鼓励服务贸易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重点发展数字商贸、数字文旅、数字金融、数字教育、数字健康等新业态,推动服务贸易更高质量与更优效益发展。
二是开放引领,国际化发展。准确把握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对标全球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打造对内对外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切实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发展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主体,形成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杭州服务”品牌,占据国际服务贸易价值链高端。发挥杭州数字服务全球领先优势,积极参与数字贸易相关国际规则标准制定。
三是产贸联动,协同发展。依托杭州数字经济、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势,鼓励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顺应居民消费新趋势,积极培育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文化内涵的服务贸易新业态。按照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的服务贸易发展模式,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集聚区和平台载体,建设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文化出口基地,形成开放型产业链、服务链与创新链协同式发展态势。
四是惠及民生,共享发展。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对稳增长、扩就业、保民生的作用,着力提高养老、卫生、医疗、教育等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的服务品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型服务贸易,鼓励和推动绿色低碳型服务贸易企业国际化发展。深度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将服务贸易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创业等重大项目中一体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实施“55155工程”——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评估中力争全国前5位,5条杭州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打造10个服务贸易示范园区、培育50家示范企业、50家成长型企业。杭州市服务贸易综合发展水平领先全国、国际一流,全国数字贸易第一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杭州服务”城市品牌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末期,将杭州市建成服务贸易强市,成为长三角服务经济开放发展新高地。
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十四五”期间,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同口径年均增长6%以上,服务业利用外资年均增速达到3%以上,服务业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到2025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3325亿元(按2020年平均汇率为482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突破1200亿元(按2020年平均汇率为174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达到22%。服务贸易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亮点。
进一步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服务贸易结构日趋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文化内涵的服务贸易新业态比重逐年提高,到2025年,新兴服务出口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80%,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占比达到70%。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布局逐步均衡,到2025年,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30%。
进一步做强服务贸易主体。十四五期间,认定服务贸易示范园区、特色服务出口基地10个以上,引进、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和机构50家以上,培育“专、精、特、新”服务贸易成长型企业和机构50家以上。到2025年,服务贸易重点联系企业达到200家,建设服务贸易促进与公共服务平台40个。
进一步打造服务贸易品牌。以2022年举办第19届亚运会为契机,全面树立“杭州服务”城市品牌新形象,成为位居全国前列、全球知名的国际服务品牌,形成一批行业、企业和园区知名品牌。着力打造杭州数字服务品牌,提升杭州跨境电子商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服务、数字文化、数字金融等国际影响力。
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大力推动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贸易发展,到2025年,服务贸易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数字服务贸易发展位居全球一流水平,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贸易中心。
(四)空间布局
“十四五”期间,遵循杭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服务业发展布局,按照“集聚发展、合理分工”要求,统筹考虑服务贸易发展区域分布,兼顾各区域产业基础和特色,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合理分工布局,培育差异化特色竞争优势,进一步优化杭州“一核一带两翼多基地”服务贸易空间格局。
“一核”:以杭州市滨江区为核心的主城区为中心,重点发展数字服务、文化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专业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形成服务贸易核心聚集区。
“一带”:贯彻杭州市“拥江发展”理念,依托钱塘江、湘湖和三江汇流区域,建设“三江汇”杭州未来城市实践区,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强化研发创新、文化创意与国际交往功能。以钱江新城、钱塘智慧城及各特色小镇为载体,依托当地优越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厚历史文化积淀,重点发展医疗卫生及康养服务、旅游休闲服务、教育服务、文化等服务贸易,建设服务贸易发展新的增长带。
“两翼”:依托城西科创大走廊和钱塘区,重点发展服务外包、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高新技术服务、研发服务等领域服务贸易,形成数字服务贸易特色示范区。
多基地:依托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高新区(滨江)物联网产业园、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和浙大网新软件园等服务贸易示范园区,进一步发挥平台引领作用,大力建设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基地。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管理体制机制
切实发挥杭州市服务贸易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以持续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核心,强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完善跨部门工作协调制度,加强相关部门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落实、重大项目推进、政策创新、数据统计、行业监管等方面资源共享与协调配合。
完善服务贸易促进机制。结合杭州市数字服务、文化贸易、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等优势领域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行业促进体系与促进机制。在服务贸易领导小组下设立数字贸易工作组,全面支撑杭州数字之城建设。依托杭州国际服务贸易投资促进会,建立数字服务贸易联盟,支持联盟开展数字贸易促进、统计与市场推广工作。
(二)扩大全面开放合作
推动形成服务贸易全领域开放新格局。在杭州自贸片区中探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模式下服务领域准入制度,清理现有的各类服务贸易壁垒及限制措施,大幅提高对外开放、提升便利化水平。借鉴推广海南自由贸易港、上海等自贸试验区以及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开放举措,推动杭州服务业大幅降低市场准入限制。扩大数字服务、文化旅游、医疗健康、金融、会展、教育、航空运输、人力资源、养老服务等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探索开通第五航权航线,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探索中国律师事务所与外国律师事务所业务合作的方式和机制。
着力发展商业存在模式服务贸易。加大服务贸易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际资本投资金融、医疗、教育、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端服务业,积极招引全球知名服务企业中国总部或地区总部、国际行业组织落户杭州,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杭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支持电子商务、影视制作、数字安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具有杭州优势的服务贸易头部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带动产业链内中小服务贸易企业“走出去”。
搭建服务贸易双边合作机制杭州示范区。充分利用我国与发达国家及地区建立的“双边服务贸易合作机制”,发挥杭州在电子商务、文化旅游、数字金融等方面的特色优势,推动服务贸易双边合作机制在杭州率先进行地方示范,探索建立服务贸易双边合作机制地方(杭州)示范区。全面落实杭台经济文化交流实施意见,加强杭港(望江)高端服务业示范区建设。按照“轴带双织,一心三港”的功能布局,打造千亿级金融科技产业平台与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把示范区建设成为杭州市对外开放的中心和全国高端服务业创新示范区,成为杭港合作的新高地。
打造服务贸易规则制度标准新高地。发挥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开放政策先行先试优势,对标CPTPP、欧日EPA、美墨加协定等高标准国际服务贸易新规则,发挥跨境电商保障标准技术委员会作用,探索跨境服务贸易监管一致性、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等服务贸易国际规则接轨的试验试点,打造我国服务贸易规则制度的新高地。
(三)做强服务贸易市场主体
进一步加快对服务贸易龙头企业的引育。完善《杭州市服务贸易示范企业、成长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相关标准,围绕杭州数字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医疗康养、国际教育等优势领域和潜力领域,进一步梳理各行业重点进出口企业和品牌企业,加大对相关服务和政策支持的聚焦。落实专人联系制度,推进培育创新能力强、综合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龙头企业,支持有潜力的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为全市服务贸易发展树立引领示范作用。
加大对中小服务贸易企业的支持。充分利用专项资金,加大对中小服务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防范出口风险等支持力度。通过搭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针对中小服务贸易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中小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支持。通过财政、金融等手段进一步强化对行业内中小企业支持,引导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专、精、特、新”的中小服务贸易企业集群式发展。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完善服务贸易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
(四)创新服务贸易载体
推动服务贸易集聚发展。发挥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作用,带动杭州服务贸易聚集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修订完善《杭州市服务贸易示范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相关标准,推动认定